close

想要親睹大英博物館的藏品,其實也不必長途跋涉飛到英國去。香港文化博物館在今年5月18日到9月9日期間舉行了「百物看世界 —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」的專題展覽,當中以大英博物館的100組展品來述說人類橫跨200萬年的歷史故事。

百物看世界的圖片搜尋結果

展覽剛開幕的時候其實已經參觀過一次,剛過去的週日是第二次的參觀。會場並不是很大,根據時間點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。從人類的始源,如何運用簡單的工具來狩獵,製造食物;到解決溫飽後開始了對美的追求;漸漸又發展出對其他國家的貿易,以及以戰爭來體現出人類對權力的迷戀,同時又發展出各花齊放的宗教。這些的展品不單單是極有價值的藝品,亦是人類歷史的濃縮。

 

烏爾軍旗

烏爾軍旗

用貝殼、天青石和石灰石在木板上鑲嵌出來的馬賽克藝術品,是烏爾王出征時使用的門旗,也可作為慶功用的旗幟。一面刻畫了戰爭時的景況,軍隊的出征和凱旋,戰鬥和勝利後的戰士行列,還有烏爾王在視察戰俘。另一面則描寫了慶功宴的場面,國王與貴族們正在歡宴,出征的軍隊凱旋歸來,人民在驅趕牛羊,馱運貨物。

路易斯島棋子

路易斯島棋子

顧名思義這是一組棋子,是12世紀的西洋棋棋子,大部分用海象象牙雕刻而成,少部分是用鯨魚牙製成的。整套一共有93件,大英博物館藏有82件,這次只展出了其中6件。分別有王、后、象、馬、車和兵6種棋子。展覽展出的是王、后、馬、車和兵。

希伯來星盤

希伯來星盤

希伯來星盤於1345-1355年製成,由黃銅打造。在當時可稱上是頗為先進的科技產品,用以進行數學計算、判斷星位和時間。它同時亦體現出科學文化仍然能摒除西班牙的基督徒、穆斯林、猶太人在民族與宗教的不通融而自由發展和交流。

葛飾北齋的《神奈川沖浪裏》

《神奈​​​​​​川沖浪裏》

《神奈​​​​​​川沖浪裏》是日本近代浮世繪畫家葛西北齋的著名木版畫,描述的是位於神奈川沖,船隻被驚濤巨浪威脅的情境。先不論這幅畫在藝術層面上的價值,它也是日本在19世紀中葉簽訂「神奈川條約」結束鎖國的見證。這幅畫的印刷品被在此後被流傳到歐洲各地,也造就了日本與西方藝術的文化交匯。

濕婆與帕爾瓦蒂雕像

濕婆與帕爾瓦蒂雕像

 

阿富汗戰爭地氈

阿富汗戰爭地氈

菲爾‧多斯‧桑托斯的《母親》

《母親》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ni 的頭像
    Kani

    Kani的日常手帳

    K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